打造包容性精神卫生建筑空间——广汉市第三人民医院设计

日期:2019-02-15   浏览次数:

广汉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市近郊的南兴镇双龙村。总床位约1200床,总建筑面积约10.12万平方米,分两期完成。一期建设800床精神病医院及其配套门诊医技功能,面积约6.1万平方米。二期建设600床心身康复病区,面积约4.12万平方米。


1.jpg

▲ 院区鸟瞰图


现状问题


精神病医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专科医院,无论从设址、服务对象、医疗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与其他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有明显不同。


目前我国精神病医院的现状是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和床位数比例的差别巨大,床位数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另一方面精神病医院面临科室不全,医疗设备设施不全,运营困难等问题。精神病专科医院应该如何建设才能对社会、对医疗团队、对患者更为有利是当前精神病医院建设的重点。


项目特色


01

功能的包容性


项目总体布局提取周边乡土建筑中村落围合式布局、庭院、坡屋顶等建筑特色,提取“院”与“廊”的概念,总体局部再现传统的空间模式和生活形态,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安详舒适的就医环境。


在门诊楼、住院楼、后勤楼形成围合式布局之后,我们想要进一步创造出建筑与建筑,人与人以及建筑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将四川传统民居中最能创造出自发性社交活动的场所——半开敞式连廊,以Y字型的体量承载,放在合院之中。半开敞连廊内设置趣味性功能空间:模拟超市、模拟银行、模拟菜场等,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2.jpg

▲ Y型连廊


3.jpg

▲ Y型连廊围合康复期活动内庭院


同时Y型连廊将场地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块室外场地,分别作为急性、亚急性期、康复期患者室外活动场地。活动场地设计按患者特点,重精以硬质铺地为主,配套固定的活动器材;亚急性期以硬质铺地+组团绿化为主;康复期活动场地配置康复花园+种植场地等内容。


项目一期主要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康复期患者提供治疗场所。平面设计上根据不同病期患者特点,在空间上进行精细化设计,打造包容性空间。


护理单元一字型展开,急性期为单人间病房,亚急性期为多人间病房,设置集中卫浴设施,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中部,以便观察到患者就餐、活动空间以及电梯出入口门禁区等。


康复期患者护理单元每间设独立卫生间,设施设置温馨安逸,减少患者幽禁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4.jpg

▲ 住院楼透视


项目二期主要为老年痴呆以及慢性精神病疗养患者提供治疗场所。平面设计上充分考虑患者特殊性,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日常行为训练,使患者尽量恢复穿衣、饮食、入厕等基本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单元内配置家庭式卫生间、厨房、餐厅等,中间设置客厅、起居室类的会客空间,活动室类的训练空间。


02

环境的包容性


5.jpg

▲ 内庭院透视图


在本次设计中,一个关键的着力点,便在于对场地中保存下来的形态优美的古寺庙的回应。我们提取出古寺庙的屋顶形态元素,用现代语言进行转译,将不规则的类似于折纸形态的自由而随意的坡屋顶,轻轻地覆盖在连廊空间上,创造出轻盈感,以回应古寺庙屋顶翼角起翘的轻盈的建筑姿态。


6.jpg

▲ 北侧入口透视图


在建筑立面设计上,出于对造价的控制,优先保证功能空间合理性的前提下,采用浅灰色和赭石色的质感涂料,形成粗糙的立面质感和肌理,再配合以局部细节的精致化处理,以温暖的木色加以点缀,打造与环境有机统一的立面效果,营造出属于此时、此地的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的包容性建筑场所。

  转载自筑医台